会员动态 > 正文
昆明日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03-24   联诚科技集团      关键字:科技创新 加快 产业 转型升级      浏览量:
近日,《昆明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度报道,阐述了昆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诸多成果与努力,涵盖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及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等内容,凸显了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的关键驱动作用。
  近日,《昆明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度报道,阐述了昆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诸多成果与努力,涵盖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及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等内容,凸显了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的关键驱动作用。
  同时,该文章还报道了联诚科技多年来专注PLC和工业控制软件研发,培育新质生产力,成功打造出全国产信创工业控制器产品体系,打破了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有力支撑我国工业控制领域的自主可控、国产替代。
  以下为报道原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不同,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产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云南省、昆明市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连日来,全市干部职工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牢记嘱托、奋发进取,始终保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战略定力,统筹抓好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中
  展现昆明担当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昆明市科技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昆明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杨文志说,近年来,全市科技系统实施科技创新“七大攻坚行动”、科技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助力昆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挺膺担当。
  全市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8.7%;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55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5户;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6%,创历史新高……这是2024年昆明交出的科技创新成绩单。近年来,昆明以“新”谋进,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向新而行、向质图强、向高而攀。
  昆明集中了全省70%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和70%以上的科研人员。结合省会优势,昆明以创新破局,多项产品、技术在业内领先。
  位于昆明高新区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66年来深耕昆明服务全国,先后实现2个“中国第一”、3个“全球首创”的创新疫苗研发。中铝铝箔(云南)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约为头发丝直径1/16的铝箔材料,目前全球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稳定生产。昆明汇泉高纯半导材料有限公司不断提升精加工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开发出行业领先的触媒用高纯二氧化锗和零位错光学用红外锗单晶产品,先后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
  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不动摇,昆明努力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云南省重点实验室140家,占全省总量的84%;云南省技术创新中心22家,占全省总量的82%;新型研发机构43家,占全省总量的55%。此外,全省6家云南实验室全部落地昆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400家以上,排名全省第一。
  一组数字能更直观地体现这些成绩。每天,昆明有1家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诞生,有4800万元的技术成果进行交易,有4000万元的经费投入到研发工作中……
  2023年,市科技局实施科技创新“七大攻坚行动”;2024年,实施科技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今年,提出实施科技创新“八聚焦八提升”行动,努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在推进科技强国建设中展现昆明担当。2025年,力争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92%以上,评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200家以上,科技服务业总营收达880亿元以上。
  “市科技局将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昆明市科技局局长刀福东表示,将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培引创新人才,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力度,着力实施科技创新“八聚焦八提升”行动,力争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实现“八个新突破”,谱写好科创新篇章。
  让新兴产业“跑得快”
  未来产业“长得好”
  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剑扬表示,将从昆明实际出发,聚焦“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因地制宜布局新质生产力、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好涉及四个传统产业、四个新兴产业、有关未来产业的“4+4+N”工业产业体系,让传统资源型产业“稳得住”、新兴产业“跑得快”、未来产业“长得好”。
  过去一年,昆明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省会答卷”。数据显示,2024年,昆明新开工87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6%,创25年来新高;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率达59.4%,是15年来最好记录;工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2.6%,为全市GDP实现4%的增速提供了强劲支撑。
  2024年,昆明坚定“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通过强化“创新+技改”,推动技术改造投资增长9.8%,占工业投资比重提升5.4个百分点;构建新能源电池全周期产业链,裕能二期项目顺利开工,全球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工厂杉杉项目建成投产;滇中稀贵金属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昆明成功创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出台《昆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5年)》,积极探索创新路径,精准高效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让工厂变得越来越“聪明”。持续打造绿色制造典型,天安化工、三环中化被评为国家级能效领跑者;昆明电力电缆、贵研催化剂等1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2024年,全市累计推动昆宝电缆等333户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2024年,全市新兴产业发展提速,规模以上工业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8.7%。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62.3%,高于去年同期22.6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6.4%。
  3月5日,昆明发放全省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编码,昆明市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正式上线,首条社会公开道路智能网联测试开通。同日,安宁市医共体进行了一次医疗样本低空运输测试飞行,医疗样本实现无人机“飞的”送达。瞄准未来产业赛道这一发力点,昆明立足自身优势,加强产业谋划、精心谋篇布局,围绕低空经济、智能算力、生命科学、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强化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积极打造未来发展新引擎。
  接下来,昆明将大力实施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等工作,推动化工业向精细化延伸、冶金业向材料型转变、烟草业向数字化迈进,实现传统产业链价值链从中低端到中高端跃升。聚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建设滇中稀贵金属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补齐工业母机缺环短板,打造生物技术药创新高地,完善本地智能终端产业生态,争取新兴产业向千亿级规模转变。围绕昆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找准新赛道,以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为依托,发展低“时延”跨境数字产业,统筹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建设完善低空经济智能信息网,大力培育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和新型储能,积极发展未来产业。
  聚焦新质生产力
  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
  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这次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在企业界也引发热烈反响。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云南白药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对深度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推动中药材高质量发展信心倍增。”云南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学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发展机遇,立足云南中药材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云南白药集团在产业、品牌、市场、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聚焦云南道地药材和“十大云药”,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把云南中药材的资源禀赋转变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价值。同时,不断优化“订单种植”“产地仓”“产地加工”“产地交易”等联农带农合作模式,构建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涵盖种业、种植、加工、贸易、金融、物流等的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作为昆明老字号,一心堂旗下品牌“鸿翔”历经45年发展,依托云南中药材资源,打造从田间地头到家门口的全产业链,确保药品药材来源可溯、品质过硬。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说,一心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遵循,更加注重“品类齐全,质量一流;货源产新,源头直采;品种全面,服务优质;药食同源,新潮养生”,将中药材溯源化、数字化、现代化、时尚化、科技化理念贯穿经营发展过程,以守正创新为根本,为昆明的发展贡献老字号力量。
  “总书记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的关心,给企业注入强大的信心和动力。”昆明德和罐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明宇说,将牢记嘱托,依托云南“三个定位”进行企业布局,落实可持续发展方针,实现“工业化、智能化、数字化”食品生产,引领云南食品工业迈向4.0。同时,开发更多具有云南特色的新产品,积极打造“德和伴手礼连锁门店”,让云南味道伴随游客走向全国,以文旅融合促进经济发展。
  昆明花易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能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考察了现代花卉产业,让公司全员备受鼓舞。昆明花易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花卉行业交易流通环节的领航者,平台上线7年来,依托信息技术大胆改革创新,推动花卉产业数字化转型,重塑和优化花卉供应链,已联农带农5000余户,实现交易量超30亿枝、交易额近30亿元。“作为新时代花卉行业新农人,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带领全体职工善用新质生产力助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同时,积极响应号召,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赵永能说。
  PLC(工业控制器)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工业计算机,也叫工业大脑。由于技术壁垒,中国市场的PLC控制器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存在“卡脖子”风险。“我们作为省内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10余年持续投入研发PLC和工业控制软件,打造出100%全国产信创工业控制器产品体系。目前产品已在国内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成功进入欧美市场,在海外28个国家有订单。”联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彭勃介绍,接下来,企业将抢抓机遇,聚焦新质生产力,为工业自动化领域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有力支撑我国工业控制领域的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力争成为国内工业控制领域的龙头企业。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