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 正文
烟火隐患读得准,海康威视多模态大模型助力守护林海
09-16   海康威视      关键字:海康威视 多模态 大模型 守护林海      浏览量:
随着技术的发展,依托双光谱平台,坐在屏幕前也能“隔空观烟”。可见光相机通过火焰颜色和烟雾纹理捕捉火情,红外热成像仪则通过检测异常高温来辅助判断。
  森林最怕什么?那就是:火。为了防火,森林防护人员可是使出“浑身解数”:建瞭望塔24小时盯梢、开辟防火隔离带,甚至训练出能够“嗅火”的森林犬。
  随着技术的发展,依托双光谱平台,坐在屏幕前也能“隔空观烟”。可见光相机通过火焰颜色和烟雾纹理捕捉火情,红外热成像仪则通过检测异常高温来辅助判断。
  不过机器也会“眼花”。双光谱平台有时会误判云雾、扬尘等形似火焰的物体。工厂排出的热气、秸秆或垃圾焚烧产生的烟火等非森林火情,也有可能触发警报。为此,工作人员需要从海量的告警中逐一甄别真实火情,既浪费时间,高频重复的操作也可能会降低警惕性。
  为了解决森林火情的误报难题,海康威推出《森林防火多模态智能研判系统》。依托双光谱云台等前端设备获取林区火源图像后,系统搭载的大模型将对环境场景、烟雾规模等特征进行二次研判,有效排除干扰因素,过滤虚假警报。经安徽、内蒙古等地实测验证,森林烟火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助力实现更智能、更精准的森林火情管理。
从看烟雾到“读场景”
烟火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
  海康威视森林防火多模态智能研判系统不仅有一双精准识别烟火的“眼睛”,更有一个善于解读场景的“大脑”。“遇”到一缕烟,系统不会“草率”地将它判定为火情,而是会调用大模型,“读”出烟雾所在的环境是山林、厂房、耕地还是民居?就连烟雾的位置也能“摸清”是在屋前、林前,还是直接飘在树林里、草堆上?
  不仅如此,大模型还会根据“浓度”和“参照物”比例判断烟雾规模大小。比如,烟雾是否浓到遮蔽背景,或者扩散范围是否明显超过两棵树木的尺度,以此判别是浓烟还是淡烟。依托大模型的特征识别和场景理解能力,结合背景、相对位置和规模大小,系统最后会给每一条火情“做标记”,例如“山林大浓烟”、“居民区大浓烟”,并据此划分风险等级。其中,山林明火、山林大烟属于高等级风险;耕地明火、山林小烟为中等级;居民区淡烟、烟囱烟雾则为低等级。
借助海康威视森林防火多模态智能研判系统
森林烟火整体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
任务自动流转
提升火情处置效率
  除了搭载其中的大模型能“读懂”烟雾以外,海康威视森林防火多模态智能研判系统还能按照风险等级智能流转火情。高风险火情会直接推送至相应工作人员进行快速处置;中风险火情则会让前端设备持续抓拍相应位置的图片,通过算法自动与之前火情合并成一个告警事件。比如当火点已经熄灭,系统就会自动核实并消除告警,让工作人员对当前正在监控的火情一目了然;低风险火情则会自动归档,不触发报警。
通过智能分级与任务流转机制显著提升火情处置效率
实现森林火情的精细化管理
  森林防火多模态智能研判系统是海康威视智慧林草综合管护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平台还集成了以下功能:
  灭火流程快速处置——遇到高风险火情时,联动查询火点周边视频、负责人和扑火资源,下发灭火处置任务;
  防火资源智能调度——根据火情位置、类型,结合资源点位、装备类型,推荐就近符合要求的灭火资源;
  火势蔓延趋势预测——根据火势动态,预测未来一个小时内的着火情况、着火面积和火线长度;
  火灾简报自动生成——基于火情信息、救援情况等实时数据,自动生成火灾简报。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