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3月30日,全国安防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2025年第一次工作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会召开。会议集中探讨了促进中心今年的主要工作计划与任务,在梳理了前期工作基础上,就工作重点问题的落实,进行了卓有成效地交流研讨,并达成一致共识,为有效推动相关工作提供了指引。
强化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3月30日,全国安防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2025年第一次工作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会召开。会议集中探讨了促进中心今年的主要工作计划与任务,在梳理了前期工作基础上,就工作重点问题的落实,进行了卓有成效地交流研讨,并达成一致共识,为有效推动相关工作提供了指引。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安协")秘书长王楠、数字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林、浙江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浙安协")秘书长赵永华、中安协副秘书长刘存信、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原副主任刘剑锋、浙安协副秘书长方良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言。中安协大数据服务部主任冯国武、能评中心主任陈岩、调研培训部副主任赵博思、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傅永超、专员郭永革、高慧洁,一朵云创智创始人高进,"学习图强"总经理林慧、文化创意总监梁琰、浙江亿视电子产品总监黄志明、广电计量检测(杭州)公司培训业务部副经理范骋博等参会研讨。
王楠秘书长首先通报了促进中心2025年主要工作任务。他指出,要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要高度对标对表四部委联合印发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安防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更好质效。促进中心的工作不是孤岛,应与国家战略、部委具体工作部署相匹配,与全产业链相衔接,与先进行业经验相学习。
王楠秘书长进一步指出,产业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是培育与布局未来产业的第一步,促进中心要探究未来发展规律,梳理行业发展脉络,探索产业发展路径,积极推动安防行业围绕新动能、新赛道进行数字化转型。同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与服务作用,发挥平台的协调效能,与安防企业高度共鸣,使安防企业更有获得感。
赵永华秘书长介绍了浙安协前期工作情况。他指出浙安协前期工作积极围绕《全国安防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以及促进中心筹建方案中的七大任务目标,促行动,抓落实,由点到线再到面全面开展。以开放性的生态体系,板块协调的工作推进思路,赋能与服务企业,同时积极调动全国、全行业的参与数字化转型的热情。
方良副秘书长剖析了政府、协会、企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促进中心"1+4+1"板块设计与项目制孵化的总架构进行了详细阐述。"1+4+1"即一个总目标+四个专项+一个宣传的工作板块模式,确保工作开展有方向指引,有落地措施,有服务保障。四大专项板块负责人分别对2025工作板块细分目标、节点安排、措施保障、需求支持等进行了分解剖析与汇报。
随后与会人员就重点问题展开交流研讨,聚焦安防企业类字化水平评测模型、走进链主/头部企业树立成熟度评定标杆、数字化转型人才教育培训、打造开源工具平台、引入专业咨询机构等内部赋能、搭建源对接平台外部赋能以及品宣推广等议题,落实今年具体工作计划。
刘存信副秘书长对安防行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成熟度评估认定工作进行了规划建议,指出应该分类、分级进行推进,同时以"组合拳"的多元化方式服务广大企业,以此帮助企业提升品牌价值、提升竞争发展,建立行业生态。
刘剑锋、赵永华、高进、傅永超、冯国武等共同就数据资产、数字化转型三大维度、数字转型新型能力带来的价值重构,全生命周期的长期数字化转型,以及大数据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具体实施指南、如何提升企业获得感等进行了研讨。
赵林主任委员指出,要积极发挥协会对行业自律监督职能,推动安防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他建议数字化转型工作要把握本质,加强研究。数字化转型追根溯源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数据革命,是价值体系的优化、新质生产力的跃升以及新型能力的建设、数据作为关键驱动要素。他指出要全面加强安防全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认识,提升转型意识,明确使命与任务,在促进中心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与指导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各地方协会、链主/头部企业等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高效、便捷的工作决策机制,提升全行业的参与度。
最后,王楠秘书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再次强调了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中安协对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高度重视。他对"1+4+1"工作机制以及本次会议研讨所达成的各项共识进行了肯定,敦促各相关人员切实按计划推进工作。
随着促进中心2025年工作部署进一步开展,将进一步打牢数字化转型基础,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完善支撑保障体系,以产业数字化驱动全产业链业务变革,全面提升安防新质生产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